我並不是個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人,但認識我的人,卻總會在我的眉宇間、文字裡嗅出一絲憂鬱的氣息。或許是天性使然,但請相信,我絕不喜歡自己個性裡的這一抹陰鬱。
醫療的工作並非我所熱愛,就像許多醫生、醫學生一般,或許是背負著家裡的期望;抑或是沈迷於傳統社會價值觀所加諸於這個志業的光環,迷迷糊糊地,我就這樣念了七年書,披上了白袍。見實習的兩年,情緒起起伏伏,只因臨床上所接觸的生老病死一再地撩撥著我易感的心靈。沈重的心理及體力的負荷,甚至讓我一度想打退堂鼓,當個醫界的逃兵。好友鼓勵我,不要逼自己用高標準的神聖眼光來看待這個工作,就把它視為一個餬口的技能吧!於是,抱著一個「不求自己成為史懷哲,只求不耽誤病人病情」的心情,我選了一個自認為還算有興趣且又很少接觸生離死別的科別,開始了「步入社會」的新生活。
偶而心頭還是會閃過一些念頭,埋怨自己為何要與現實妥協,為何不快快樂樂的旅行、攝影、打球,享受那些我最醉心的事物。但很實際地,就算是旅行也得有錢當旅費、買機票嘛!都已經年近而立,總不能打算靠老爸養一輩子吧!於是,忙碌的生活裡,我記錄下自己的心情,也期待著撐過這幾年辛苦的住院醫師生活後,能再去追逐我未圓的夢......。
「阿貓的心情筆記」都是一些有感而發的想法,不敢奢望能引起多大的共鳴,就算是苦悶的日子裡一個傾訴心事的園地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