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一九九八年韓國十七天之旅的第二部分,是會後留下來的十二天自助旅行。六年前的的事雖然很多細節記不清楚,甚至連詳細行程我都無法完整道出。不過當時同行也是主要策劃人之一的Alan,前一陣子把以前的照片全部數位化,也把有我同行的部分送一份光碟給我。看到那些年輕時的旅遊記錄,又讓我回想起許多當時的趣事。不要偷懶了,我還是乖乖「交作業」吧!
三天的會議加上兩天的optional
tour之後,我們送走了三十多位先行返國的台灣代表,包括在滑雪場病得奄奄一息的女朋友(現在的貓夫人),剩下我們五個大男生,提著行李背著背包,搭上往市中心的捷運而去。
當時同行的除了我跟Alan,還有後來同行紐西蘭的「小豪」、猛男「Henry」、以及學長「餅乾」。由於出發前就素聞英文在韓國極不普遍,因此會前我們早已聯絡好班上的僑生同學「永健」,他也很熱心地自願充當地陪,並邀請我們去他家過不同的韓式中國新年。由於會後兩天就是除夕,因此留下來的前三天我們就待在漢城(現在好像叫「首爾」),逛了近郊的韓國民俗村,還大肆採購了一大堆戰利品(當時匯差實在太便宜,剛好是韓國金融風暴,東西的價格大概是台灣的三折至五折),不過我印象最深的,卻是漢城第一晚的「超豪華」住宿。
說豪華絕對是反話,當時還窮學生的我們怎麼可能住豪華飯店。翻開LP往budget住宿找,看到一家上面提到的,離火車站很近、通英文、很便宜的民宿。換算起來一個人只要台幣五十元,大家雖然對這個價格感到很疑惑(怎麼會那麼便宜),但還是勇敢地撥了電話給老闆。在火車站等了五分鐘,一個操著流利英文的年輕男子來接我們,態度相當和藹親切,我們也放心跟著他走。路程真的只要五分鐘,卻是在小巷子裡亂繞,到了一個像是「廢墟」的屋子前,男子熱情的要我們進去。「天啊,不是吧!這可以住人嗎?」我跟Alan幾乎異口同聲地說。不過既來之則安之,住個一晚不行再換地方吧!何況當時都入夜了,氣溫又是零下,雖然不甘願也只好進去了。
那一晚的住宿細節實在不堪回首,五個人躺下來連翻身的空間都沒有,零下的溫度沒有暖氣、沒有炕。簡便廁所沒有水、蚊子蟑螂滿滿都是,刺鼻的臭味令人得停止呼吸才能如廁。沒有浴室,鄰近的澡堂走路五分鐘,不過外面是零下耶!澡堂又聽不懂英文誰敢去啊?就這樣瑟縮地窩了一晚,隔天我們逃命似的離開。(這種「豪華旅館」當然有拍照存證,但是畫面太驚悚,就不放上來嚇人了。)
